第十五章玄武门前血迹未干(为盟主加更一)
第十五章玄武门前血迹未干(为盟主加更一)
尉迟恭的话音刚刚落,陈应一身便装缓缓需入。这番房玄龄政策改革,动了太多人的利益,首当其充就是军方。
李建成的核心嫡系部队并算多,关中十二卫大军十五万大军,仅占五分之一。
现在各卫各军都在观望着,指望着东宫旧部跳出来李建成唱对台戏。
事实上,陈应非常赞同吏治改革,由于大唐开国初期,李世民、李建成、李元吉、包括李秀宁、李渊都有任命官员的权力,所以有的州县没有主官,而有的州县大都有两套甚至三套行政班子。
以前,李建成与李世民势同水火的时候,秦王府任命的官员与东宫任命的官员都针锋相对,互不相让。现在李建成登基,李世民出走,虽然东宫与秦王府不再斗争,可是齐王李元吉任命的官员与李渊任命的官员依旧存在。
派系之争,只是从明面转移到了暗处,不仅没有消弭,反而愈演愈烈。
按照以往的惯例,秋高气爽,野草金黄的时候,正是突厥用兵的时候,现在各方传回来的情报显示,大唐的安东都护府高句丽、扶余、新罗、百济以及奚族、契丹族全部蠢蠢欲动。
安西都护府也发现大量栗特人、大秦人(既拜占庭帝国)、希腊人以及大食人出沿。剑南道也发现吐蕃、百越、氐僚、南蛮等部落异常调动,正在打造兵器,储备粮食。
虽然李世民失败了,历史上颉利可汗率领二十万骑兵袭击关中,兵临长安城下的事情,陈应不敢忘记。
但是,作为一个领兵多年的统帅。陈应深知,军队并非越多越好,部队多就意味着后勤压力极大,十万石一天就需要吃掉足足三百石粮食,加上十万军队中的骡马,这个数量会突破千石之多。
大唐仍旧有不少道路无法通行四轮马车,运输依靠的还是这种两轮马车,也就意味着一天消耗的粮食就需要两百多辆,一百天就需要两万多车。
这个时候,裁撤老弱,择留精兵,加强训练,打造精锐是陈应乐意看到的,不过他以前只是因为身份太过敏感,不好提出这个问题。
现在有房玄龄提出裁撤军卒,陈应非常乐意。
当然,乐意归乐意,可是,军中不满的情绪,也需要安抚。毕竟,这些将士有的从武德元年开始就替大唐卖命,遍体鳞伤,因为身体问题让将士离开军队,他们肯定会有怨言。
看着陈应到来,尉迟恭、冯立、魏文忠、薛万彻等赶紧迎上去道:“陈大将军,您来得正好,你看看房玄龄这个秦王府余孽,给陛下出了什么馊主意!”
陈应走到主案几后,缓缓坐下,慢条斯理的道:“这个文案,本大将军已经看过了,况且本大将军认为可行!”
薛万彻一听这话,更加急道:“大将军,你万万不可受房玄龄这贼子蛊惑……”
陈应没有解释,望着外面的阿史那思摩道:“擂鼓聚将!”
阿史那思摩点点头:“遵命!”
随着陈应一声令下,十二卫大军纷纷敲响聚将鼓。
顿时间,整个长安鼓声阵阵,杀气腾腾。
陈应接着又下达第二道军令:“本骠骑大将军命令,各卫各军各府,全副武装,开赴龙首原!”
说着,陈应起身,带着亲卫朝着龙首原行去。
尉迟恭、薛万彻、魏文忠、冯立等诸将也只好随着陈应前往龙首原。
所谓的龙首原,其实就是龙首山。也是汉朝长安与唐朝长安城的分界线。汉朝长安城在龙首山以北地区,而唐长安城则在龙首山以南地区。
可是,长安城城就是太极宫。自然普通部队是不可以穿越的,长安城内的军队,要想抵达龙首原,就必须沿安化门、宣城门、清明门、霸城门或直城门等穿城而过。
陈应曾做着计算,从各城门抵达龙首原,最近的要属驻防以直城门附近左武侯卫各府,他们的距离最短,大约二十五里上下。最远的要数左右武卫,因为他们直接驻扎在太极宫南宫,与南衙一墙之隔,不过不能直接穿宫城,从洛城门通过,所以他们必须出承安门宫城,然后沿着坊道抵达清明门绕过长安城,抵达龙首山。
左右武卫大军距离最远,大约需要全程将近六十里。
陈应一行骑兵前往龙首原,速度更快一些,莫约两刻钟左右,众人抵达集结的龙首山荒原上。
陈应的亲卫开始布置中军大营,以及点将台。
时间尚早,部队还没有抵达。
陈应就悠闲的喝着茶水。
冯立皱起眉头道:“大将军,这不公平!”
陈应冷冷的道:“我们的敌人会告诉我们,他们从哪里发起进攻吗?”
“这……”
冯立无言以对。
陈应的声音陡然抬高八度,望着众将领道:“敌人不会告诉我们,他们从哪里进攻,也不会告诉他们,哪里是他们的虚兵,哪里是他们的重点突破口,无论攻防,我们必须先发制人,后发受制于人,现在就让你们看看,你们舍不得裁撤的部队,到底是什么成色。”
时间不长,莫约半个时辰。左右武侯卫的十个折训府,全部抵达龙首原。
抵达龙首原的左右武候卫,自觉的排成了五十乘三百的庞大方阵,阵列森严,长枪如林,横刀如墙。
这是陈应接手左右武候卫以来,用严明的军纪、残酷的训练以及优厚的待遇喂养出来的部队!也许成军时日尚短,他们还没有能力战胜太过强大的敌人,但是他们不会畏惧任何敌人!
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,在等到了足足一刻钟后,左骁卫大军开始抵达龙首原,不过此时的左骁卫大军,不仅队形散漫,而且众将士几乎全部衣冠不整。
唐朝军队的装备在这个时候是超一流的,他们装备着最好的精钢铠甲,使用着最好的装备,可是份量不轻。以甲士戈矛手为例,他们的铠甲大约十八斤,他们的行囊大约十四斤,加上兵刃和水壶,每个人的负重将近五十。
也多亏这个时候将士们的体质不错,否则恐怕队伍会惨不忍睹。
当太阳西垂的时候,十二卫大军终于抵达到了龙首原。可是望着龙首原松松垮垮不成样子的十二卫精锐大军,薛万彻心里发出无助的呐喊:“这怎么可能?”
薛万彻出身将门,他的父亲是前隋左御卫大将军、涿郡留守薛世雄。他十七岁就随父领兵征战,自以为对兵事了解非常人难及。
十二卫大军是大唐精锐中的精锐,甚至比他之前所率领的泾州军要精锐得多。可是,这个临时拉练,最远的距离才六十里。居然跑了整整一天时间。就算是训练不如十二卫的泾州军,三日强行五百里不算特别的难事
可是,偏偏这么低强度的行军拉练,十二卫大军将近三分之一处于崩溃的边缘。
薛万彻从不肯承认十二卫大军会如此之弱,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。
表现最好的,恰恰是行军距离最远的左右卫大军,他们的行军距离将近六十里,他们在两个时辰的时间内,全部赶到龙首原。虽说神情疲惫,但是从阵形来看,这队民勇非但没有崩溃的迹象,反而体现出更坚定的意志。
“这怎么可能?”尉迟恭也默然无语,他自从投靠大唐以来,不是待在东宫左御率,就在跟着李世民的玄甲军,他看到的都是大唐少数数得着的精锐,他看到薛万彻的神色凝重,也可以说很难看。
丢盔弃甲的有,上气不接下气的也有,跑错方向,跑入其他军中的士兵也有,最离谱的是右骁卫的一个折冲府,也不知道领军折冲都尉是怎么想的,居然把部队带到曲江原,来了一个南辕北辙。
如果这是不拉练,如果是一场战争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尉迟恭此时的脸变得非常难看。
陈应对于十二卫大军的表现却早已有了心理准备。毕竟人是一种懒惰的动物,一旦生活太过安逸,就会失去进取之心。
比如老程久坐不动,短短五年时间体重暴增一百斤。
陈应望着众将士,一脸愤愤的道:“你们看清楚,这就是大唐最精锐的十二卫大军,拱卫关中的绝对力量,你们说,你们还能打仗吗?”
听到陈应的话,带兵将领们包括尉迟恭、冯立他们都垂首不语。
“本大将军非常失望!”陈应望着众将领喝道:“这样的军队能保护好关中的父老乡亲吗?裁撤老弱,难道不对吗?”
薛万彻此时倒没有纠结此时,而是硬着头皮道:“大将军明鉴,末将不是不同意裁撤老弱,而是如何裁撤,朝廷必须拿出一个单程,总不能一纸命令,就让他们滚蛋!”
众将领也跟着附和起来。
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后世完善的部队退役条例,也没有所谓的退伍安置费。一旦士兵老弱不堪,或伤残,不再上战场的时候,一般遣散的话,只是发放一笔盘缠。朝廷会根据士兵所在的家乡远近,给一贯或数贯盘缠。
这些盘缠吃到回家,基本上也剩不下什么了。
所以,一些没有田地和家人的士兵,一听说要裁撤部队,顿时吓得茫然无措。
陈应其实早有准备,陈应曾混迹国内大型论坛,就明朝灭亡真正的原因,展开激烈的讨论。网友对明朝灭亡提出了“天灾论”,“人祸论”,还有什么“东林党误国论”、“汉奸卖国论”……等等各种言论遍天飞。
但是陈应却认同黄仁宇的观点,黄仁宇就认为明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政破产,而财政破产的原因,在于明初国策大幅度退步,没让政府挑起更多责任,而只指望乡间自理,由此也没能获得一个强有力的财税机器,外忧内患,还有天灾,这才亡了国。
明朝,亡于粗疏。
明朝国策,亲民官不得滋扰乡间,甚至出县城都不允许。也就是说县城之下,几乎处理无政府组织的状态,全部由乡绅和地方宗族自治。
前世之事不忘后事之师。
大唐历史上的灭亡原因,真正是藩镇之祸害吗?
当然,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不严是事实,事实上更严重的危机时,朝廷从始至终,没有对地方进行详细的把控。
世族门阀可以免税,但是朝廷却要税收来维持国家运营。可是当财政出现危机之后,大唐在唐玄宗时期,已经没有土地和财力养活关中的二十余万府兵了。
在这个情况下,唐玄宗却把主意打到关外那些归化的胡人身上,因为胡人全民皆兵,不需要训练,不需要粮秣,每打一次战,给一次结算功赏,形成了雇佣军性质,于是大唐由盛转衰。
陈应坚持认为,大唐应该增加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。就像当初他在灵州做的试点一样,设立保制制度,让朝廷可以直接管理地方保甲。
用退役的老卒充当甚至甲长、保长或镇长。
平时联保,负责乡里治安。一旦需要可以快速形成军事动员力量。
这些老卒虽然体能不支持剧烈运动,但是他们作战经验丰富,更为难得是他们对大唐无比挚爱。
陈应计划推行保甲制度,在县以入,以十户设甲长,十甲设保长,十保设镇长。
普通士兵退役可以担任甲长,享受五十亩田的职田。
伙长和队正级别的军官,可以充任保长。享受一百亩职田的待遇,并且享受朝廷从九品下阶陪戎校尉的待遇。
镇长需要旅率或校尉级别的退役军官充任,分发两百亩职田,享受朝廷正九品仁勇校尉的待遇。
对于设立保甲制度的州县,同样以边州为先。关外为先。以一个县四千户为例,这就需要四百个甲长,四十个保长,四百镇长。
如果采取正副配合搭配,那么就可以足足安排七八百名退役士兵。
望着陈应下发下去的退伍制条例,尉迟恭兴奋的道:“若是裁撤三万老弱,就需要上百个县安置(也有下县,不足四千户)。有这么多县吗?”
陈应哈哈大笑道:“安西都护府辖下十九州,一百五十余县,足以安置。而且,所在的保甲,本大将军可以承诺,甲长最次可以获得三间主房四间厢房,以及全部所有丁口的田亩,保长可以获得四间主房五间厢房,镇长可以获得五间主房,六间厢房的宅院!”
冯立哈哈大笑道:“搞得末将都想退伍了!”
陈应郑重的道:“本次裁撤,本着以自愿为原则,自愿退伍,同级别可以优先安置,若是不退伍,日后开展高强度练兵,每旬考核一次,一个月之内,三旬考核,全部末位,就必须强制退伍!”
薛万彻沉吟道:“技不如人,谁也怨不得别人了!”
陈应此时也在变相向外移民,毕竟十二卫大军几乎九成都关中人,他们远去万里之外赴任,势必拖家带口,三万老卒就是三万户百姓,十数万人,不知不觉就迁徙出去了。
……
长安城淮安王府。一群李家宗室子弟围着李神通骂骂咧咧的道:“照房玄龄的方略,咱们宗室,全都要削减爵位俸禄。”
另外一名宗室子弟也道:“再怎么说,咱们也是陛下的骨肉至亲,哪有自家人,算计自家人的道理?”
义安郡王李孝常满脸冷笑道:“赵郡王肯定没事!”
李神通一脸郁结。
“赵王是咱们宗室之中,战功最高的,他怎会被削减爵位?”
李孝常信誓旦旦的道:“坐在显德殿里的那位当今天子,可从来不是一个念亲情的角色,你怎知道,赵郡王就能躲过这一遭?大家别忘了,玄武门前,血迹未干啊!”
(https://www.62xiaoshuo.com/xs/17696/438593284.html)
1秒记住62小说网:www.62xiaoshuo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62xiaoshu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