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2小说网 > 老婆穿丢了,捡了一路红颜知己 > 第135章 汉王点评

第135章 汉王点评


晋州是汉王的封地,毫不夸张地说,在晋州的地盘上,汉王就是这里的土皇帝。

  在古代,每一位王爷都对自己的封地掌控着绝对的军事和政治权利。不仅可以建立武装、征派赋役,有时甚至可以直接任免官员。虽说在官僚体系上,晋州的官员还归朝廷管辖,但王爷拥有“便宜行事”之权,完全可以先斩后奏,换了人再向皇上报备。

  只要不涉及贪赃枉法、影响特别恶劣的,皇上也不会苛责什么。不过汉王闲散惯了,两任皇帝期间,从来没有插手过封地官员的任免,晋州的治理也一直没出现过大的纰漏。

  让汉王来亲自审阅陈容的试卷,已经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。

  “诸位大人,你们口中所说的奇文何在?”

  汉王在收到主考官杨千里的汇报以后,也对他口中的试卷充满了兴趣,当即乘坐马车赶到位于城外的贡院。

  杨千里将试卷恭敬地奉上,说道:“回禀王爷,试卷在此。”

  汉王接过试卷,缓缓坐在主考官的位置上,同时目光向试卷上的文字扫去。

  “南北榜、分省定额……”

  汉王的表情怔了怔,不由得坐直了一些。

  他虽然不理朝政,但并非一窍不通,相反,他在幼年时就曾展现过惊人的军事和政治天赋,深受先皇喜爱。但他自己性子慵懒,不愿参与后宫争夺,所以早早就离京定居在封地。

  这些年朝堂上的南北之争愈演愈烈,虽然打了十年的仗,但战事平定后官员还是那些官员。除了个别顽固派死活不肯拥立当今圣上,已经被砍了脑袋,剩下的官员基本没有太大变动。

  天下初定,皇上不希望朝堂大动干戈,今年恢复的科举是第一个信号,开始吸纳新鲜血液的信号。有一些皇帝看不顺眼的前朝老臣,可能就快要下台了。

  所以乡试这两道题,就有些耐人寻味了……

  看到题目的时候,汉王的第一感觉也和众多考官一样,认为策论题的侧重点有变,更加注重文章的写法而不是提出的策略了。要论写锦绣文章的能力,南方学子是远胜于北方学子的,所以这题表面上是想解决南北之争的问题,实际上皇帝还是偏心于南方学子的。

  毕竟当初朱熙自己的封地幽州也在江南嘛,晋州和幽州接壤,因此汉王一直与其来往密切,两人才能在内乱中相互信任,组建联合军。

  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,真有人能提出解决方案,而且看起来貌似一点毛病都没有。

  原来那么多届科举都存在的南北进士人数失衡问题,简单几个办法就能够解决了?

  这些方法作为结论摆在这,真可谓通俗易懂,简单极了。可是朝廷用了那么多年、花了那么多钱培养的大臣们,难道都是吃干饭的吗?为什么从来没人想到过!

  再看第二题,问的是南北联系,说白了还是想从根本上解决南强北弱的问题。

  无论经济、文化、军事还是教育,南方城市已经从各方各面碾压北方了。现在的北方,就只有作为京都的北安府还在苦苦支撑,尚能与南方的顶级州府掰掰手腕。其余城镇,说难听点都是臭鱼烂虾。

  “开凿大运河?”

  汉王彻底被这份答卷所吸引了,他逐字逐句地看完了关于大运河的描述,心中已经勾勒出一条波澜壮阔的漕运大河。

  正如此人文章中所说,运河若能建成,将是千秋之功,万世之业。

  在看完试卷许久后,汉王的心情方才平静下来,声音颤抖地感叹道:“此人真乃奇才也。”

  “王爷,下官们也是这样认为,只是……”杨千里的话语微微一顿,“只是从文章笔法上来看,此人最多评为中等。文中提出的政策虽看起来玄妙,却未经实践,而且过于惊世骇俗,所以下官们也不知道该如何评分了……”

  “既然是新皇登基的第一届科举,总写一些陈年教条有什么意思?先人想出来的东西,即便有过实践证明,却也未必适合当下形势。此人能推陈出新,提出如此多的良策,不正是朝廷需要的人才吗?科举的目的是为朝廷招贤纳士,而不是只录取一些光会写漂亮文章、没有实干之能的酸儒。”汉王面色威严,沉声说道,“本王倒真想见见此人,你们可知这是谁的考卷?”

  杨千里犹豫了一下,答道:“姓名都封着呢,只有放榜的时候才能知道了。”

  他们当然知道这是陈容的答卷,但汉王毕竟不是考官,而是他们请来的外援,从原则上来说,还是不能告知其考生的姓名。并不是因为他们知道陈容和汉王府关系匪浅,恰恰相反,他们都是外派的考官,对晋州之事根本不知情。就连那本《晋州第一才子诗集》,都是郭大人偶然得到的。

  “所以王爷认为,应当如何评分?”杨千里又问道。

  汉王想了想,反问道:“其他考生所写之策,比之如何?”

  杨千里斩钉截铁道:“就算所有考卷加起来,也抵不过这一篇。”

  “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?当为满分无疑。”汉王皱眉道,“只可惜,此人的文章较为普通,想来诗词分数也高不到哪去,还不确定能否通过乡试。”

  闻言,几位考官差点憋不住笑,无不是满脸通红、脸色古怪。

  他们是真想告诉汉王,如果此人策论也是满分,那就是武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三科满分了!他要是都不能通过乡试,其他人也没有考的必要了……

  但在放榜之前,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。

  汉王见众人神色奇怪,以为是自己说话僭越了,连忙补充道:“当然,你们是考官,本王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,具体分数当由你们决断。”

  其实杨千里之所以会去请汉王,主要纠结的点也是要不要给满分。

  他从来没考虑过给这篇回答打低分,至少也是九十分以上,足以确保陈容成为晋州解元了。但如果打了满分,那就是开创先河的三科满分,肯定会传回朝中,甚至引起全国热议。

  杨千里没这个魄力,所以需要找一个人来背书。如果汉王说这篇文章不能打满分,那他就打个九十分,对排名也没什么影响。但既然汉王已经开了金口,那就给他满分,反正将来他也有说辞了。

  杨千里的心里还真有些期待,就让这诗词造诣堪称通神的小家伙,创造一下武国科举的历史吧!

  “恭送王爷。”

  汉王对其他考卷也没多大兴趣,送走汉王后,第三场的阅卷基本来到了尾声。


  (https://www.62xiaoshuo.com/xs/39542/25176.html)


1秒记住62小说网:www.62xiaoshuo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62xiaoshu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