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5章 我喜欢这个世道
他们在书房里,将曾经的那个梗玩成了什么花样,没有人知道。
但是,绿衣、崔莺在书房外面,还是有了一定程度的联想……
相公是七天前回家的。
一回家就逮住分别两年的暗夜,折腾了整整一夜,次日,将暗夜带走,今天才回来,回来之后连饭都不吃,茶都没喝,又关上了书房门,这瘾真的有点大……
陈姐去了江滩,主导收花去了。
秋水画屏也去了江滩,贴身保护陈姐去了。
西院就只有她们两个,瞅着林苏的书房不知是啥滋味……
崔莺脸蛋红红的,着眼点理论上有点偏。
绿衣点头:
崔莺牙酸一般的表情看她……
你还摊到每个月?
你还拿我们自己作比?
我以为我已经很放得开了,你比我放得还开……
就在此时,书房门开了,林苏神清气爽地开了书房门,反手关上书房门,还下了一道禁制,然后向她们张开双臂……
绿衣在他怀里仰起脸蛋。
崔莺在另一边补了一句。
啥?林苏有点懵,我怎么觉得你们想歪了?
绿衣道:
我靠!
两个小宝贝也开始脑袋带彩了?
是不是这一番分别,她们忍不住了?
就在林苏打算在她们身上试试火色的时候,杏儿过来了,端来了酒菜……
话说,林苏此番一别两个月,重回林家,还没吃上一口正经饭菜,柳杏儿虽然觉得这个时候打扰他有些冒险,但还是决定,无论如何也应该尽一回侍女的职责,好歹先让他吃点正经饮食,你好s爱那啥大家都知道,但总也不能不吃饭。
饭菜上了桌,绿衣和崔莺陪着他吃饭……
顺便告诉他一些事情……
这是惯例了,每次他离家远行,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将他不在家时的情况,择重点告诉他……
这次的重点主要是两个方面。
其一是生意上的事情,随着林家资产的飞速暴涨,其实林苏对于生意上的事情已经不太关心了,不过这次有些不一样。
这次的事情,关系到他前期很多心血。
比如北川县。
春天到了,北川那边的花儿开了,陈姐十天前就已经安排人去了北川收购那边的花儿,消息已经传来,北川那边天天象过年,曾仕贵这个县官大老爷脱了官服,天天都在田间地头转悠,兴奋得象是刚刚中试的模样。
那边的百姓还想给林苏做万民伞,曾仕贵把消息传来,征求林家的意见,老太太倒是兴奋得很,她是典型的长辈心态,儿孙官场之上得到百姓拥戴,那是真正的光宗耀祖。
但绿衣她们觉得有些不妥,不过到底收不收,还得看相公要不要下这局棋……
林苏刮刮绿衣的小鼻尖:
这倒也是!
至少崔莺是接受了!
百姓送万民伞给地方主官,是对地方主官为官的最高肯定。
但是,林苏根本就不是北川的主官,他是南山知府,北川都不归他管。
这一送,他的官名倒是起来了,可曾仕贵自己呢?
会落一个执政无能的名声!
他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来?
除非北川是他的一颗棋子,而他已经明确说了,他的棋盘之上,根本没有北川县。
绿衣轻轻一笑:
北川不归林苏管,南山可是归他管的。
他是南山知府!
南山七县,五百万人,也是本次春收最大的受益人!
南山那边给他送万民伞是正当名分的。
林苏白她一眼:
这话一出,绿衣和崔莺全都开心得跳,知府夫人!
这称呼她们怎么那么喜欢呢?
但官场常识什么意思?
林苏跟她们解释了,知道万民伞什么时候用吗?是官员离任之时用的,南山百姓这时候要是跳出来给我送万民伞,那是赶我走啊。
绿衣和崔莺面面相觑……
还真是!
北川送万民伞可以,因为林苏本来就是北川的人。
南山送万民伞不可以,因为这一送是赶他走。
看来,万民伞是真泡汤了。
老太太的梦想看来是没法儿完成了……
林苏手一伸,将两个小美女抱进怀里:
啊?喜欢这个世道?
两女又不懂了,说别人喜欢这个世道,还说得过去,他是被世道反复打压的,他也喜欢?
绿衣问了。
绿衣和崔莺两双眼睛又对上了,一时不知道应该说点啥……
各种各样的对手,在他的字典里,居然是一件很兴奋的事,遇到这么得瑟的相公,她们还能说啥呢?
崔莺目光抬起:
小宝贝说了……
今年是科考之年。
元月份各县县试,六月份乡试,十月份会试,明年五月份殿试……
林苏曾经经历过的那个轮回,又来了……
目前已经走过了县试阶段……
海宁学府再度爆出了大新闻……
科班那边有三百多人参加县试,中者八十七!
四分之一的中试率,这个数据……相当惊人!
抱山先生、丁大儒、任太炎他们很有成就感。
更惊人的是,术班这边也有人中试,而且有四十七人之多!
科班那边总学生一千人,八十七人中试;术班这边总学生两万,四十七人中试。按数据计算,术班这边的中试率不值一提,但是有个细节不容忽视,那就是:术班这边参考的人总共也只有六十三人。
六十三人参考,四十七人中试,中试率高达七成!
如此之高的中试率,在外界被两万总人数的人口基数掩盖了,没引起多大风波,但在海宁学府这边,掀起了惊涛骇浪。
因为抱山他们是清楚的,术班这边的人,是他们当初拒之门外的。
这些学生单以文道根基而论,属于残次品。
他们中有一个两个脱颖而出,或许还可以用他们看走眼来解释,但一漏四十七,科班那边的大儒们个个目瞪口呆。
他们研究了好多天,终于得出了结论。
术班这边的教材,非常适合县试童生考。
为啥呢?
因为林苏当初编的教材,不怎么引用圣言,只是一些通俗的大白话,所以术班这边的人,每个人写的文章都顺畅,底蕴忽略不提,顺畅度却是科班那些人望尘莫及的。
而县试,考验的还真不是圣道底蕴,考验的就只是文章流畅度——县试层级还是比较低的,考的也只有一科,就是你写一篇文章,看看你文字功底怎么样,考虑到试子们的具体情况,对于刚刚完成文道启蒙的人来说,门槛并不高,基本上只要文章写得通顺就可以过关。
这就恰好撞上。
这个解释让那些大儒有过反思。
也有释然。
同时,也让科班的那些学子们在遭遇蹂躏之余,找到了心理安慰。
县试术班的确碾了科班,但后面的进程,科班还是占优,因为后面的乡试、会试、殿试,考验的可不仅仅是文章流畅度,你光是会写信,万万过不了后面三道关卡。
说到这里,绿衣和崔莺共同向林苏提了个问题:
林苏笑了:
第一个回答一出,两女内心得出了答桉:单以科考而论,术班的确是拼不过科班。
但是,林苏第二个回答来了:
是的,这就是读书的循序渐进。
这个世界的教育本身就存在很大问题。
往往是一个文盲直接让他学习圣典,艰深无比的圣典对于他们而言,就是一个个零散的文字。
学生是不是可造之材,最关键的考核点就是记性。
你记得下这些文字,就是天才。
但林苏的教育方式不一样,他一起步阶段,并不要求学生对圣道经史子集有多高的造诣,先教你认字,教你理解,教你方法,基础打好了之后,他们再学习圣道经史子集,就不是死记硬背,而是一边理解一边学习。
只要读过书的人都知道,理解了再背书,远比死记硬背,不求其解要快,要牢,更能触类旁通。
这就是文道中的一个误区。
归根结底,是教育方法的问题。
绿衣和崔莺面面相觑:
林苏道:
我的天啊,两女同时兴奋……
海宁学府术班的学习之路,其实是青莲第一宗师的崛起之路!
这个消息如何传出去,海宁术班,会不会就此一飞冲天?
就在此时,林苏腰间突然传来震动……
(https://www.62xiaoshuo.com/xs/5548/24616.html)
1秒记住62小说网:www.62xiaoshuo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62xiaoshuo.com